抗风湿性关节炎药

关节炎的共同特征是局部关节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过程,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多种骨关节疾病。炎症过程极为复杂,人与动物对抗炎药物疗效和毒性反应又不尽相同,况且炎症与免疫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过程,因而对抗关节炎药物疗效的评定一般应首先以血管通透性为主要改变的急性炎症模型,而后再用以肉芽组织增生为指标的亚急性炎症模型及免疫性炎症模型,进行综合观察,评定疗效。

一、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
(1)目的:该模型的特点是致炎局部PG合成增加,并与血管活性物质和激肽类一起诱发水肿。用于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过程的影响。
(2)造模和分组:给大鼠右后足跖腱膜下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05~0.1mL。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给药方式与临床相一致。采用大鼠足爪容积测定仪测定致炎前和致炎后不同时间(1次/h,连续5-6次)大鼠足爪容积变化,以致炎前、后足容积的差值作为肿胀度。
(3)资料处理:计算各组肿胀度均值与标准差,各用药组抑制率,并作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以简明图、表表示。
(4)疗效评定:比较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肿胀度差异,各用药组抑制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可评定该药对该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

二、大鼠棉球肉芽肿
(1)目的:棉球植入大鼠体内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这种肉芽增生与临床上某些炎症后期病理改变相似,用于评定药物抗结缔组织增殖作用。
(2)造模、给药和检测:大鼠乙醚浅度麻醉,无菌操作,经上腹部切口将两个灭菌脱脂棉球(30mg/个)分别植入大鼠两侧腋窝部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给药方式与临床一致。给药一周后,动物处死后取出棉球,置60℃烤箱至恒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重量。
(3)资料处理:肉芽肿重量以mg(肉芽肿)/100g (体重)表示,比较各组肉芽肿重量,计算抑制率,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简明图、表表示。
(4)疗效评定:比较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肉芽肿重量的差异,各用药组抑制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可评定该药对该炎症模型有抗炎作用。

三、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1. 目的:该模型是一免疫性炎症模型,其特征是多发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和病理特征与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对抗炎、免疫药物敏感,用于筛选和研究抗炎免疫药物。
2. 造模、给药和检测: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受试药物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给药方式与临床相一致。每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佐剂(10mg卡介苗/mL)0.1Ml致炎,诱导关节炎产生。

(1)观察药物对原发病变的影响:于致炎前30~60分钟预防给药,主要观察致炎后 18小时或不同间隙时间佐剂注射侧足爪肿胀度。
(2)观察药物对多发性关节炎的影响:多发性关节炎一般于佐剂注射后10~12天左右出现,主要观察左右足爪(佐剂注射对侧)的肿胀度、体重变化,以及前肢、耳和尾部病变的发生率与严重度。全身病变按0~4五级评分法:

等级

肿胀部位

0

无红肿

1

小趾关节稍肿

2

趾关节和足跖肿胀

3

踝关节以下的足爪肿胀

4

包括踝关节在内全部足爪肿胀

(3)观察药物对多发性关节炎的预防作用:于佐剂注射后一周开始给药,每天有一次,连续七天,如观察治疗作用,于佐剂注射后第19天开始给药,每日一次,连续七天。
(4)观察药物的免疫调节活性:该模型以细胞免疫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Ts细胞功能低下, Mφ异常活化等。可于佐剂注射后2-3周检测下列免疫指标:脾淋巴细胞致分裂素反应的变化;腹腔Mφ中产生白细胞介素1(1L-1)或过氧化氢(H2O2)的变化。
(5)病理组织学检查:取炎性踝关节、脾脏、胸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6)资料处理:用设计合理的图、表清楚记录各组检测指标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以便了解受试药物的抗炎免疫活性,与剂量、免疫状态的关系;客观描述炎性踝关节、脾、胸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关节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情况。
(7)疗效评定:比较用药组与对照组足爪肿胀度,全身病变情况及各项免疫指标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可评定该药对该模型有抗炎作用或抗炎免疫调节 (或免疫抑制)作用。

四、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体外法)
(1)目的:了解受试药物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研究受试药物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2)方法:纯系小鼠,2~3月龄,雌雄均可。常规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加入无菌96孔培养样板中,然后加入致有丝分裂原(观察对T细胞增殖反应影响加入ConA,观察对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影响时加入LPS)置5%CO2,37℃培养48小时。培养结束前6小时每孔加入3H-TdR 20uL,使其终浓度在1~5 uci/mL。将细胞收集于49型纤维滤纸上,60℃烘干,置盛有5Ml闪烁液的瓶中测定放射性强度。药物应分为5个剂量,同时设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实验应重复4次以上。
(2)资料处理:每组结果以三份复管的cpm均值表示,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简明图、表表示。
(3)疗效评定:比较用药组与对照组CPM均值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并连续多次重复实验,结果稳定,可评定该药具有促进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作用。

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实验。
(1)目的:TL-1既是免疫调节因子,又是炎症介质,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药物对Mφ产生1L-1的影响,既可了解药物对Mφ功能状态的影响,又可提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2)IL-诱导产生:纯系小鼠,6~8龄,雌雄均可。以培养液配制腹腔Mφ(2×106/mL),加入24孔培养板中(1mL/孔),置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小时,弃去非粘附细胞,获得Mφ单层中,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受试药物和阳性对照药,受试药应设5个剂量),LPS(终浓度:3~10ug/mL),终溶积 1mL/孔。置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收集伤情(2000 rpm 10min),过滤,-20℃保存。
(3)IL-1活性检测: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在96孔平底塑料培养板中,将IL-1样品稀释(设4~8个稀释度)溶积 100uL/孔,然后加入ConA-胸腺细胞悬液 100 uL (ConA终浓度:1.5~3 ug/mL;胸腺细胞终浓度:1~5×108/mL),置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结束前6小时,每孔加入3H-TdR 20 uL(0.1~0.2 uci/孔)。收集细胞于49型纤维滤纸上,以液闪仪放射性强度(cpm)。结果以三份复管的cpm均值±SD值。
(3)资料处理:IL-1活性可记录为样品在不同稀释度时刺激小鼠胸腺细胞增殖而掺入3H-TdR的量(cpm±S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简明图、表表示。
(4)疗效评定:比较用药组与对照组IL-1样品在不同稀释度下刺激小鼠胸腺细胞增殖而掺入3H-TdR量(cpm)均值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并连续多次重复实验,结果稳定,可评定该药具有促进或抑制(或双向) Mφ产生IL-1作用。

2019年8月7日 09:47
浏览量:0